《IE現代工業工程應用實務》
【課程背景】
企業每生產一件產品就在制造一份浪費。伴隨企業運營中各業務環節不被察覺或不被重視的浪費,***企業管理界將之形象地比喻為“地下工廠”。
從渾沌走向成熟的中國市場,價格戰此起彼伏,從產品上市到退出市場,其周期之短、降價之快已今非昔比,成本能力成為企業的基礎競爭能力。
1960年代開始,以豐田為代表的***汽車制造業通過實施JIT生產模式,以低成本、高質量的突出優勢迅速占領美國汽車市場,引發了美日之間長達十年的汽車貿易戰。JIT——因其經營效率極限化被美國學者贊譽為“精益生產”,并對人類的生產革命產生了長遠影響。獲得歷史性機遇的中國制造業如何實現由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的飛躍?當我們還在為混亂的現場、殘缺的數據和蝸牛級的速度而痛苦萬分的時候,豐田的歷程給了我們太多的“東方思考”。
【培訓目的】
☆ 了解現場IE的基本知識,建立系統全局觀
☆ 理解現場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 學習發現浪費的方法并分析浪費成因
☆ 掌握推行精益生產之流線化、安定化、平穩化和適時化的技術精髓
☆ 掌握精益生產體系的改善工具并活用于現場改善中
☆ 提高學員現場管理和現場改善的業績能力
【課程收益】
• 使學員能站在全局觀的角度考慮問題,追求整體效率的提升
• 提高現場管理的技能,并激發持續改善、追求結果的實踐動力
• 掌握從根本上消除浪費的方法,提高整體效益
• 使學員的軟性技巧和硬性技術有機結合,獲得實際的業績改善效果
• 提高學員的系統思維和團隊作戰能力
【適用對象】
企業工藝、制造、質量、設備等相關干部及一線骨干
【授課方案】
案例研討、角色扮演、全員分享、專題討論、表格設計、習題計算、個別交流
【授課結構】全局觀、硬性技術和軟性技巧交融進行,***碰撞、精彩演繹
學員互動練習 30% |
分享點評 20% |
講師講解 50% |
基本理論分析30%
|
實務技巧70% |
【授課時間】13學時(2天)
【課程大綱】
第一章 現場IE概論 |
第二章 認識浪費與效率 |
1、精益生產方式概要 2、工業工程概述 3、現場IE活動及其意義 4、現場IE手法概要 5、現場IE活動的導入與推進 6、現場IE活動效果 |
1、三種經營思想 2、增值——工作的目標 3、企業常見的七種浪費 4、管理的實質 5、假效率與真效率 6、個別效率與整體效率 7、可動率與運轉率 8、庫存是萬惡的源泉 |
第三章 IE方法研究之程序分析 |
第四章 IE方法研究之動作分析 |
1、謂程序分析 2、序分析的目的 3、程序分析的種類 4、產品工藝分析 5、作業流程分析 6、聯合作業分析 7、流程線路分析 8、停滯分析 9、搬運分析 10、程序分析的改革方向 |
1、動作分析的目的與意義 2、動作分析的步驟 3、動作分析的方法 4、動作分析與作業改善 5、18種動作要素分析 6、動作要素分析的用途 7、動作要素分析的方法 8、動作要素改善的步驟 9、動作要素改善的重點 |
第五章 動作經濟原則與流程經濟原則 |
第六章 作業測定與效率管理 |
1、何謂動作經濟原則 2、肢體使用原則 3、作業配置原則 4、機械設計原則 5、流程經濟原則 6、生產線經濟路線原則 7、作業流程經濟原則 8、現場物流改善 |
1、標準工時與循環時間 2、有效運轉率(可動率)統計及其意義 3、切換效率統計及其意義 4、單時能力、單日能力和單月能力計算 5、制造管理的能力指標和效率指標全貌 6、提高生產效率的機械性技術 7、提高生產效率的柔性技術 8、提高生產效率的突破性技術 9、提高生產效率的投資性技術 10、運用四大技術提高生產能力的優先度 |